湖北中公教育提供湖北事業單位教師編筆試備考資料,湖北教師招聘事業編,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教師招聘考試,二:事業單位統考D類,三:湖北農村義務教師。湖北教師招聘中小學教師類(D 類) 主要適用于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荚嚳颇繛椋骸堵殬I能力傾向測驗D》考試時限為 90 分鐘,滿分為 150 分。《綜合應用能力D》考試時限為 120 分鐘,滿分為 150 分??忌蒀trl+D收藏湖北中公教育網站,祝您備考順利!
一、生平簡介
晏陽初在塾師兼鄉醫的父親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諳習時勢的父親也深知“書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學乃潮流所趨”。因此毅然將少年晏陽初送到幾百里之外的基督教內地會創辦的西學堂接受新學。1913年赴香港圣士提反書院深造,后轉美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191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晏陽初大學畢業后,立志獻身平民教育。
二、理論內容
首先晏陽初被稱為:“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作出的貢獻有如下內容,一大發現:腦礦(中國人多,教育跟不上)二是建設的團隊: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等共創辦中華民族教育促進會(平教會),三教育實踐:河北定縣。他的思想有如下幾點:
(一)分析中國問題:
1.“愚”:中國最大多數的人民,不但缺乏智識,簡直他們目不識丁。
2.“窮”: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生活,簡直是在生與死的夾縫里掙扎著。
3.“弱”:中國最大多數人民是毋庸諱辯的病夫。
4.“私”:中國最大多數人民是不能團結,不能合作,缺乏道德的陶冶,以及公民的訓練。
(二)四大教育內容:
1.以文藝(文字+藝術)教育攻愚,培養知識力;
2.以生計教育攻窮,培養生產力;
3.以衛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
4.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
(三)三大教育方式:
1.學校式教育:青少年,識字能力,導生傳習制(陶行知“小先生制”);
2.社會式教育:群眾、農民,開展活動;
3.家庭化教育:家庭不同角色橫向聯系。
(四)兩化:
1.化農民(目的):教化農民,農民科學化,科學簡單化。
2.農民化(途徑):
(1)穿戴、用語、生活等與農民一致;
(2)虛心向農民學習。
(五)評價
(1)局限性:只看到了中國表象問題,未看到根本階級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問題。
(2)可取之處:給農民帶來一些實惠(文化水平、科學知識);在中國創新有現實意義。
三、總結
晏陽初的理論知識主要以識記類為主,所以我們作出如下總結:
地位:平民教育之父;
一大發現:腦礦(中國人多,教育跟不上);
二大口號: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
三大方式:學校式教育;社會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四大教育:文藝教育;生計教育;衛生教育;公民教育。
【識記方法:三大大,四大大,平民頭頂太陽大大】
四、練習
1.【單項選擇題】以下選項中,關于晏陽初“四大教育”表述,錯誤的是( )。
A.以文藝教育救“愚” B.以生計教育救“貧”
C.以衛生教育救“禮” D.以公民教育救“私”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晏陽初的教育思想。晏陽初認為,愚、窮、弱、私是人民生活的基本缺點,而平民教育就是要在“除文盲,作新民”的目標之下,在人們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藝教育救愚,以生計教育救窮,以衛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造就出富有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的新民。故A、B、D三項正確。與題干不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2.【多項選擇題】晏陽初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終身致力于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他在教育方式提出了( )。
A.國家式教育 B.社會式教育
C.家庭式教育 D.學校式教育
2.【答案】BCD。解析:本題考查晏陽初的教育思想。晏陽初致力于平民教育、鄉村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包括:(1)四大教育:①以文藝教育攻愚,培養知識力;②以生計教育攻窮,培養生產力;③以衛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2)三大方式:學校式教育、社會式教育、家庭式教育;(3)平民教育: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因此,B、C、D三項正確。
A項:國家式教育不屬于晏陽初的教育思想,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故排除。
還想了解更多...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熱門
課程
請選擇咨詢老師